西北药学杂志

专题研究

  • 复方天麻颗粒联合曲克芦丁等西药对急性脑梗死(风痰阻络证)患者神经功能、血流变及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

    王俊祥;杨凯荣;张婧;

    目的 探讨复方天麻颗粒联合曲克芦丁等西药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风痰阻络证)患者神经功能、血流变及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04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成单纯西药组和联合中药组,每组52例。比较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神经功能、血流变指标、ET-1水平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中药组的总有效率为90.38%(47/52),高于单纯西药组75.00%(39/52),P<0.05。治疗后,2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以及全血低切、中切、高切黏度,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ET-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中药组的NIHSS评分及全血低切、中切、高切黏度,ESR、Fib、ET-1水平均低于单纯西药组(P<0.05)。联合中药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单纯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天麻颗粒联合曲克芦丁等西药治疗ACI(风痰阻络证)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疗效显著,且未增加用药风险。

    2025年05期 v.40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3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2、甲壳质酶蛋白40的影响

    董红霞;朱秀珍;李小月;刘保东;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对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2,MMP-12)、甲壳质酶蛋白40(chitinase protein 40,YKL-40)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诊治的ACI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丁苯酞治疗,71例)和研究组(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治疗,71例),比较2组的神经功能,神经损伤指标,血清MMP-12、YKL-40水平,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2周后的NIHSS、CSS评分均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均更低(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2周后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oluble protein-100β,S100β)均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均更低(均P<0.05)。2组治疗2周后的血清MMP-12、YKL-40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均更低(P<0.05)。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14%,相较于对照组的66.20%更高(P<0.05)。研究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1%,与对照组的15.4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治疗ACI,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血清MMP-12、YKL-40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2025年05期 v.40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4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脑侧支循环、纤溶-凝血指标及外周血CD34+、KDR+细胞水平的影响

    王晓敏;杨丽娜;周颖楠;

    目的 探究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疗效及对脑侧支循环、纤溶-凝血指标及外周血CD34阳性细胞(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4-positive cells,CD34~+)、KDR阳性细胞(kinase insert domain receptor-positive cells,KDR~+)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4月—2024年4月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区组随机化分组均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和观察组(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每组36例。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脑侧支循环情况,纤溶-凝血指标[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复合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inhibitor complex,t-PAIC)、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外周CD34~+、KDR~+细胞水平及2组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2周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78%,低于观察组的94.44%(P<0.05);观察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脑侧支循环改善情况较观察组差(P<0.05);对照组的t-PAIC、TM、TAT水平较观察组均高(P<0.05);对照组的外周血CD34~+、KDR~+细胞水平较观察组均低(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AIS,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促进脑侧支循环改善,有助于调节纤溶-凝血功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2025年05期 v.40 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4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血脂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尿酸水平的影响

    马道琴;王小蓉;周容;罗小兰;

    目的 探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cute 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APCI)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血脂以及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尿酸(uric acid,UA)等血清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4年7月收治的APCI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阿司匹林治疗)和观察组(n=52,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血清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al specific enolase,NSE)、Hcy、UA]水平、血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水平、预后[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8%,对照组为74.51%(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NSE、Hcy、UA、LDL-C、TC、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oCA评分、H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预后良好率为73.07%,对照组为52.9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可提高APCI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血脂以及血清Hcy、UA等因子的水平,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2025年05期 v.40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2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替格瑞洛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活性物质及神经因子水平的影响

    马婷婷;张军峰;杜志军;

    目的 探究替格瑞洛联合丁苯酞(N-butylphthalide,NBP)软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内皮活性物质及神经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2月收治的110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格瑞洛组和软胶囊组,每组55例。2组均给予阿司匹林片治疗。替格瑞洛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替格瑞洛片治疗,软胶囊组在替格瑞洛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NBP软胶囊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血管内皮活性物质[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e,NO)]、神经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相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神经功能及自理能力。结果 软胶囊组的总有效率为94.55%,显著高于替格瑞洛组的78.18%(P<0.05);治疗后,2组的ET-1、TNF-α、hs-CRP、IL-6水平,神经功能评分均下降,且软胶囊组均显著低于替格瑞洛组(P<0.05);治疗后,2组的NGF、VEGF、BDN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NO水平,BI评分均升高,且软胶囊组均显著高于替格瑞洛组(P<0.05);替格瑞洛组、软胶囊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21.82%、25.4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格瑞洛联合NBP软胶囊治疗AIS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增加血流量,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脑微循环及神经元再生,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抑制炎症因子分泌,减轻由炎症因子造成的脑损伤,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且安全性高。

    2025年05期 v.40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替罗非班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应用于血管内介入术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

    和长青;李春梅;刘静川;李志永;孙素威;孙侠;赵进校;王东;张鹏;邱慧娟;吴玉佩;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应用于血管内介入术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8月—2023年2月邢台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2例为对照组,回顾性选取2022年3月—2023年10月邢台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8例为联合组,所有患者均行血管内介入术。术后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2组的一般资料,疗效,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神经功能量表[改良RANKIN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大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右侧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流速)、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血小板功能指标(血小板聚集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的神经功能量表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上升,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联合组的疗效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左、右两侧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上升,且联合组的变化更显著(P<0.05);联合组的NO、ET-1和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介入术后采用替罗非班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大脑血流动力学和血小板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5年05期 v.40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注射用己酮可可碱联合阿加曲班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阿司匹林抵抗的效果

    程涛;毋少华;巩德成;

    目的 探讨注射用己酮可可碱联合阿加曲班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 acute ischemic stroke,LAA-AIS)伴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06例LAAAIS伴阿司匹林抵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组给予注射用己酮可可碱联合阿加曲班治疗,对照组单用阿加曲班治疗。治疗结束后对2组的疗效进行评估。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相关功能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定;血栓弹力图[凝血反应时间(reaction time,R值)、血凝块形成时间(kinetics of clot formation,K值)、血凝块形成速率(angle of clot formation,Angle)、血凝块最大强度(maximum amplitude,MA)]检查;炎症相关指标[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coefficient of variation,RDW-CV)、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检测;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检测;比较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0.57%vs. 75.47%,P<0.05)。2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MMSE、MBI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均以观察组的变化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的R值、K值均显著上升(P<0.05),Angle、MA均显著降低(P<0.05),且均以观察组的变化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的RDW-CV、NLR、PLR、IL-6、TNF-α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得更明显(P<0.001)。治疗后,2组的血清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SOD、GSH-Px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且均以观察组的变化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32%vs.5.6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己酮可可碱联合阿加曲班治疗LAA-AIS伴阿司匹林抵抗能有效改善凝血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恢复。

    2025年05期 v.40 38-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2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中药与天然药物

  • 不同来源甘草地上部分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和抗氧化活性谱效关系的研究

    陶思雨;云鹭;彭一峰;冀祖恩;郭亚琪;侯俊玲;王文全;

    目的 建立不同来源甘草地上部分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指纹图谱,并分析其与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12批甘草地上部分提取物的指纹图谱,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自由基清除法评估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借助灰色关联度法(grey relational analysis,GRA)和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squares regression,PLSR),解析指纹图谱与抗氧化活性的关联性,筛选关键抗氧化活性物质。结果 从甘草地上部分提取物共鉴定出48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对比指认5个特征峰,分别为新西兰牡荆素(8号峰)、紫云英苷(19号峰)、槲皮素(24号峰)、毛蕊异黄酮(31号峰)、西北甘草异黄酮(38号峰)。GRA结果显示,18、2号峰对抗氧化活性贡献最为显著。PLSR结果显示,48、37、2号峰成分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密切相关,35、45、22号峰成分则与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显著相关。结论 甘草地上部分的抗氧化活性源于多组分协同作用。

    2025年05期 v.40 4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3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斑地锦的研究进展

    许建丰;黄胜和;徐婧怡;刘雅坤;杨睿;饶泽昌;

    目的 斑地锦是中药材地锦草的来源之一,主治泄泻、痢疾、出血症、湿热黄疸和痈肿疮毒等症,该文对斑地锦的生物学特性、系统分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等进行系统性文献梳理,为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以斑地锦为关键词,对1834—2024年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并归纳总结。结果 斑地锦分布广泛,含有黄酮类(槲皮素等)、鞣质类、甾醇及萜类、有机酸类和香豆素类等化学成分,其中黄酮类和鞣质类是主要活性药效成分,近年来槲皮素合成相关基因研究逐渐活跃。结论 斑地锦是多种中成药的重要组成成分,在中医、维医、蒙医及国外被广泛应用,其主要活性成分槲皮素的分子合成及调控机制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2025年05期 v.40 5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狼毒大戟抗肿瘤活性分子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宋三孔;王晓飞;梁建娣;

    目的 综述中药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 Steud.活性分子、药理作用机制以及联合用药的研究进展。方法 总结和分析2018—2023年发表的狼毒大戟相关文献,探究其活性成分、药理作用机制以及联合用药的研究进展。结果 研究显示,从狼毒大戟分离得到的多种天然化学成分(如二萜类)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与转移,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及影响信号转导等途径,对不同类型肿瘤均有良好抑制作用,表现出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结论 通过对狼毒大戟抗肿瘤活性成分、作用机制及联合抗癌药物应用的分析,为其抗肿瘤活性的深入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2025年05期 v.40 6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5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基础研究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格隆溴铵新斯的明注射液中格隆溴铵非对映异构体的含量

    林静雅;冯变玲;惠民权;庞菁华;王文青;李婵;

    目的 建立复方格隆溴铵新斯的明注射液中格隆溴铵非对映异构体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定量分析的方法。方法 采用Shim-pack Scepter C_8色谱柱(150 mm×4.6 mm,3μm),以磷酸二氢钠-六氟磷酸钾缓冲盐溶液(A)-异丙醇(B)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22 nm,柱温为20℃,流速为0.6 mL·min~(-1),进样量为10μL。结果 格隆溴铵非对映异构体与主成分及其他杂质峰的分离度良好;该非对映异构体的定量限为0.2μg·mL~(-1);在0.202 3~2.022 5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y轴偏差为1.0%);3个水平质量浓度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5.9%、101.4%、101.9%;在改变柱温、流速及缓冲盐pH的条件下,系统适用性仍符合要求。结论 该方法定量准确可靠,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耐用性良好等特点,适用于复方格隆溴铵新斯的明注射液中格隆溴铵非对映异构体含量的质量控制。

    2025年05期 v.40 7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柴胡皂苷A调控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通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

    王晓丹;贾晓龙;王燕领;许永杰;

    目的 探讨柴胡皂苷A(saikosaponin A,CHZG-A)通过调控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Janus kinase 2/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JAK2/STAT3)通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odel)组、柴胡皂苷A低剂量(CHZG-A-L)组、柴胡皂苷A高剂量(CHZGA-H)组和柴胡皂苷A高剂量+JAK2激活剂(CHZG-A-H+Colivelin)组。采用踏空实验和改良Garcia法(modified Garcia score,MGS)评价大鼠的神经功能;通过伊文思蓝(evans blue,EB)实验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利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形态;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率;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大鼠海马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通过商品化试剂盒检测大鼠海马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脑组织闭锁小带蛋白(zonula occludens-1,ZO-1)、闭合蛋白(Occludin)、JAK2、STAT3、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ysteine-aspartic acid protease-3,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Sham组比较,Model组大鼠海马神经组织形态损伤明显;踏空步数比例,EB渗出量,神经元凋亡率,海马组织中TNF-α和IL-1β水平,MDA含量及p-JAK2/JAK2、p-STAT3/STAT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Garcia评分、海马组织中IL-10水平、SOD和GSH-Px活性、ZO-1、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Model组比较,CHZG-A-L组和CHZG-A-H组大鼠海马神经组织形态明显改善;踏空步数比例,EB渗出量,神经元凋亡率,海马组织中TNF-α和IL-1β水平,MDA含量,p-JAK2/JAK2、p-STAT3/STAT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Garcia评分,海马组织中IL-10水平,SOD和GSH-Px活性,ZO-1、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Colivelin可显著减弱CHZG-A对SAH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CHZG-A通过抑制JAK2/STAT3通路减轻SAH大鼠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神经元凋亡,从而改善其神经功能。

    2025年05期 v.40 8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紫丁香苷与氟尿嘧啶联合应用抗肿瘤的作用机制

    秦湫红;张晓琴;舒泉湧;

    目的 探究紫丁香苷与氟尿嘧啶联合应用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紫丁香苷与氟尿嘧啶联合作用于肝癌、前列腺癌的关键靶点,解析其潜在的作用机制;分别通过甲基噻唑基四唑法(methylthiazolyl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 assay,MTT)测定单独及联合使用紫丁香苷与氟尿嘧啶对人肝癌HepG2细胞和前列腺癌PC-3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并采用金氏公式进行联合用药效应分析。结果 网络药理学筛选结果显示,紫丁香苷-氟尿嘧啶联合作用于肝癌的潜在靶点共145个,作用于前列腺癌的潜在靶点126个,这些靶点主要参与钙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信号通路、细胞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信号通路等生物学过程。MTT法测定结果表明,紫丁香苷与氟尿嘧啶单独使用均能有效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和前列腺癌PC-3细胞的生长;二者联合给药时,对HepG2细胞和PC-3细胞均产生从单纯相加到增强的协同杀伤作用,且协同作用随氟尿嘧啶浓度升高而降低。结论 紫丁香苷可增强氟尿嘧啶对人肝癌HepG2细胞和前列腺癌PC-3细胞的抑制作用,其有望成为临床上氟尿嘧啶抗肿瘤联合用药的选择。

    2025年05期 v.40 89-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2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基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血管紧张素(1-7)/Mas通路探究宣肺达郁汤含药血清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549细胞的影响

    史婉丽;王志晓;岳宝森;刘少雄;窦建卫;赵峰;谭悦琪;吕鑫;张炜华;王夏茵;

    目的 探究宣肺达郁汤含药血清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549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培养的人肺泡上皮细胞A549分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LPS)组、宣肺达郁汤含药血清低剂量(XFDYL+LPS)组、中剂量(XFDYM+LPS)组、高剂量(XFDYH+LPS)组、地塞米松(DEX+LPS)组。其中Control组细胞不做干预,其余各组建立急性肺损伤炎症模型;Blank组、LPS组采用空白血清干预,其余各组采用相应含药血清干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含量;采用试剂盒检测氧化指标[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血管紧张素(1-7)[angiotensin(1-7),Ang(1-7)]、Mas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CE2、Ang(1-7)、Mas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LPS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降低,IL-6、IL-8、TNF-α、MD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1),GSH水平显著降低(P<0.01),ACE2、Ang(1-7)、Mas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LPS组比较,宣肺达郁汤含药血清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显著升高,IL-6、IL-8、TNF-α、MD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ACE2、Ang(1-7)、Mas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 宣肺达郁汤含药血清可能通过调控ACE2/Ang(1-7)/Mas通路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从而改善由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549细胞。

    2025年05期 v.40 99-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7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安肠愈疡汤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核因子-κB通路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

    陈玉龙;王田;

    目的 探究安肠愈疡汤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核因子-κ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nuclear factor-κB,PI3K/Akt/NF-κB)通路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安肠愈疡汤低剂量组、安肠愈疡汤高剂量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结肠内注射法建立UC模型。评估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检测肠道菌群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和IL-6水平;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特征;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结肠组织PI3K、Akt、NF-κB基因的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黏蛋白2(mucoprotein 2,MUC2)、三叶因子3(trefoil factor family 3,TFF3)及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结肠组织结构完整,密集排列,隐窝结构存在。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结肠组织完整性被破坏,隐窝消失及隐窝炎明显,伴大量淋巴浆细胞浸润及黏膜下层炎症累积;大鼠DAI评分,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肠道肠球菌、肠杆菌数量,结肠组织PI3K、Akt、NF-κB mRNA表达及p-PI3K/PI3K、p-Akt/Akt、p-NF-κB/NF-κB蛋白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及MUC2、TFF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安肠愈疡汤低、高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结肠组织损伤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大鼠DAI评分,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肠球菌、肠杆菌数量,结肠组织PI3K、Akt、NF-κB mRNA表达水平,p-PI3K/PI3K、p-Akt/Akt、p-NF-κB/NF-κB蛋白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降低,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及MUC2、TFF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安肠愈疡汤高剂量组与美沙拉嗪组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肠愈疡汤可通过抑制PI3K/Akt/NF-κB通路激活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减轻炎症反应,从而修复肠道黏膜损伤,有效改善UC症状。

    2025年05期 v.40 107-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基于反渗透膜浓缩技术制备的生血宝合剂对大鼠缺铁性贫血的作用

    高莹;周瑞;史鑫波;宋忠兴;唐志书;

    目的 探讨基于反渗透膜浓缩技术制备的生血宝合剂的适用性及该制剂对大鼠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的改善作用。方法 测定并比较反渗透膜浓缩技术(膜样品)和原工艺(原样品)制备的生血宝合剂的理化参数及指标成分含量差异。构建大鼠IDA模型,检测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血清铁(serum iron,SI)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等指标。观察肝和小肠组织病理改变。检测肝组织中铁调素(hepcidin)、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1,DMT-1)、膜铁转运蛋白(ferroportin 1,FPN-1)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原样品比较,膜样品制备工艺可缩短耗时,实现较好的浓缩效果,且关键指标成分含量相当;膜样品和原样品给药后,均能显著降低IDA大鼠的脏器指数,显著升高HGB等血常规指标及SI、SF、SOD等的水平(P<0.05),显著改善IDA大鼠肝、小肠组织病理损伤,调控肝组织中hepcidin、FPN-1、DMT-1的mRNA及蛋白表达(P<0.05),膜样品和原样品改善IDA的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血宝合剂膜样品与原样品的理化参数、指标性成分含量及改善缺IDA的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反渗透膜浓缩技术适用于生血宝合剂的制备。

    2025年05期 v.40 11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新型原位成胶生物黏附抗菌水凝胶的制备及表征

    柳雨;黄嘉琪;郑云鹤;何江川;杨喆;马瑞宁;王珂;温小鹏;

    目的 通过自由基聚合技术制备一种新型原位成胶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并对其力学性能、生物黏附性、自愈合能力和抗菌性能展开初步探索,以期为皮肤修复材料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践思路。方法 采用二甲氨基丙基丙烯酰胺[N-(3-dimethylaminopropyl)acrylamide,DMAPAA]、(3-丙烯酰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3-acrylamidopropyl)trimethylammonium chloride,APTAC]和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2-methacryloyloxyethyl phosphorylcholine,MPC)为核心材料,过硫酸铵(ammonium sulfate,APS)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工艺制备新型原位成胶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采用单因素实验筛选确定MPC-30水凝胶为最优合成方案。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水凝胶的微观结构,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定其拉伸性能,生物黏附实验评估其对小鼠组织器官及人体皮肤的黏附效能,自愈合实验检测其受损后的结构恢复能力,体外抗菌实验测试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结果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果显示,MPC-30水凝胶具有三维网络结构,具备高效吸水保水能力,可为创面提供湿润的微环境,利于创面愈合。拉伸实验结果表明,MPC-30水凝胶的最大拉伸应力可达0.01 MPa,伸长率为原长的7倍,表明其具有优良的变形能力,能够适配人体运动过程中的皮肤拉伸需求。生物黏附实验结果显示,该水凝胶对小鼠的心、肝、脾、肺、肾、胃、肌肉和盲肠等组织器官具有良好的黏附性,且对人体皮肤的黏附性较高,可承受一定的外力作用而不脱落。自愈合实验结果表明,水凝胶在切割损伤后10 s内即可快速恢复原状,表现出良好的自愈合能力,能有效避免创面暴露及细菌感染风险。体外抗菌实验结果显示,MPC-30水凝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接近100%,表明其具有显著的抗菌效能,可有效抑制创面感染。结论 通过自由基聚合成功制备新型原位成胶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并对其力学性能、生物黏附性、自愈合能力和抗菌性能进行了初步表征。实验结果证实,该水凝胶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生物黏附性、自愈合能力和抗菌性能,初步具备作为皮肤修复材料的应用潜力。

    2025年05期 v.40 126-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6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药物与临床

  • 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功能及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

    王强;武赟堂;赵娜;

    目的 探究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后心功能及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10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1例。2组均接受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加用阿司匹林,试验组加用吲哚布芬,2组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指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1,MCP-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钙结合蛋白(calc-binding protein A12,S100A12)]、凝血-纤溶系统指标[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和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 index,LVEDVI)及每搏输出量指数(stroke volume,SV)],以及治疗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cardiovascular adverse events,MACE)(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脑卒中)及不良反应(胃肠道不适、皮疹、出血、哮喘)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71%(P<0.05);治疗后,2组的MCP-1、S100A12及LVEDVI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的NO、AT-Ⅲ、t-PA、LVEF、SV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试验组的MACE发生率为3.9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65%(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9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69%(P<0.05)。结论 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应用于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凝血-纤溶系统功能,调节血清MCP-1、S100A12及NO的水平,提升心功能,降低MACE发生率,且安全性良好。

    2025年05期 v.40 135-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多西环素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

    周琳;向婉旖;吴婷;

    目的 探究多西环素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重症肺炎患儿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120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S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多西环素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肺通气功能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退热、咳嗽咳痰缓解、气促缓解、肺部啰音消失、胸片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IL-6、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D8~+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的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呼气流量峰值(peak expiratory flow,PEF)、最大通气量(maximal ventilation volume,MVV)、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_1)/用力肺活量(forward voice channel,FVC)均显著升高,且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西环素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SMPP患儿的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改善肺通气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2025年05期 v.40 141-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联合支气管镜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效果

    李辉;骆森英;叶林丰;蒋淑兰;赵亚丽;

    目的 观察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联合支气管镜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效果及对肺泡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10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52),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支气管镜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变化、肺泡灌洗液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以及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_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FEV_1/FVC]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5%(P<0.05);2组的血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的肺泡灌洗液TNF-α、IL-6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的FEV_1、FVC、FEV_1/FVC的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联合支气管镜治疗对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及抑制肺部炎性反应相关。

    2025年05期 v.40 148-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4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小儿热速清颗粒联合穴位贴敷对流感患儿MCP-1、IFN-γ、MONO、BASO水平的影响

    刘静茹;谢琛;赵彦华;宋鑫欣;牟春秋;

    目的 探究小儿热速清颗粒联合穴位贴敷对流感患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单核细胞(monocyte,MONO)、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s,BASO)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邢台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2月—2024年2月收治的246例流感患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帕拉米韦组(82例,给予帕拉米韦抗流感治疗)、热速清组(82例,在帕拉米韦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儿热速清颗粒治疗)、穴位贴敷组(82例,在热速清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选穴贴敷治疗),3组均治疗1周。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胸片改善情况、病毒核酸转阴情况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疾病相关指标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免疫球蛋白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周后,穴位贴敷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胸片改善总有效率及病毒核酸转阴率均高于帕拉米韦组、热速清组,热速清组的以上指标均高于帕拉米韦组(P<0.05)。穴位贴敷组的鼻塞、头痛、流涕、发热、咽痛、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帕拉米韦组、热速清组,热速清组的以上指标均短于帕拉米韦组(P<0.05)。3组治疗1周后的血清MCP-1、IFN-γ,外周血MONO、BASO、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穴位贴敷组的以上指标均低于帕拉米韦组、热速清组,热速清组以上指标均低于帕拉米韦组(P<0.05)。3组治疗1周后的外周血CD3~+、CD4~+、CD4~+/CD8~+,血清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水平均高于治疗前,穴位贴敷组以上指标均高于帕拉米韦组、热速清组,热速清组以上指标均高于帕拉米韦组(P<0.05)。结论 小儿热速清颗粒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流感患儿,可有效促进其血清MCP-1、IFN-γ,外周血MONO、BASO水平降低,缓解机体炎症反应,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患儿临床症状、胸片情况改善及病毒核酸转阴,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2025年05期 v.40 154-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2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奥美拉唑钠联合普萘洛尔、内镜下套扎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王艳;张嫚嫚;马美雪;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钠联合普萘洛尔与内镜下套扎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UGIB)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4年1月收治的肝硬化UGIB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内镜下套扎方案,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钠和普萘洛尔。比较2组的总有效率、止血情况、血流动力学指标、生化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1.13%)显著低于联合组(94.34%),P<0.05。联合组的平均止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脾静脉血流量、皮质醇水平、门静脉血流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头晕乏力、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UGIB患者接受奥美拉唑钠联合普萘洛尔与内镜下套扎治疗,可有效缓解消化系出血症状,改善炎症水平,效果较为理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2025年05期 v.40 161-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6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基于抗菌药物使用特征及术前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参数模型预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预后

    耿瑞超;王效明;李国瑞;陈龙翊;王相智;

    目的 探究基于抗菌药物使用特征及术前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参数模型预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6月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118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1年,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n=34)与预后良好组(n=84),收集2组的临床资料、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术前DCE-MRI参数,并进行比较;采用Cox单因素分析,纳入上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Cox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绘制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结果 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NM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肿瘤直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链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rbohydrate antigen 724,CA724)、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DCE-MRI参数[体积转运常数(volume transport constant,Ktrans),间隙体积分数(external space volume fraction,Ve)、通量率常数(flux rate constant,Kep)]可能是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浸润深度,肿瘤直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术前Ktrans、Ve、Kep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预后影响因素(P<0.05);将多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构建列线图模型,并绘制ROC曲线验证模型的区分度,经检验,列线图的准确度和区分度均较好,C-index分数为0.926(95%CI:0.912~0.974)。结论 基于抗菌药物使用特征及术前DCE-MRI参数,构建预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列线图模型,通过内部验证表明,该模型对临床决策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2025年05期 v.40 168-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3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痰湿壅盛证的效果

    刘泉;刘红利;王明明;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对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痰湿壅盛证患者血压调控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EH痰湿壅盛证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降压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2组均连续用药8周。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中医症候积分、动态血压、血管内皮指标、免疫指标、不良反应以及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中医症候积分、24 h平均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24 h平均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ra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均降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的中医症候积分、24 h平均SBP、24 h平均DBP以及血清ET-1、sICAM-1均低于对照组,血清SOD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均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和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有利于提升EH痰湿壅盛证患者的短期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血压以及血管内皮状态,且不良反应较少,但患者治疗后免疫功能的改善以及用药后1年的心脑血管获益并不显著。

    2025年05期 v.40 177-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5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消栓止痛胶囊联合脉管复康片治疗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血脉瘀阻证)的临床疗效

    董祥伟;闫建华;陈凡平;李浩杰;

    目的 探究消栓止痛胶囊联合脉管复康片治疗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血脉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60例下肢AS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常规组给予西洛他唑治疗,试验组给予消栓止痛胶囊联合脉管复康片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动脉硬化指标、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2组的皮肤发凉、酸胀、肢体麻木、疼痛、肤色异常症状积分和总分均降低,且试验组的各症状积分和总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2组的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足背动脉血流量和血管内径均上升,且试验组的ABI、足背动脉血流量和血管内径均大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2组的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和细胞间黏附因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水平均降低,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均上升,且试验组的ET-1和ICAM-1水平均低于常规组,NO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2组的凝血酶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e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g time,APTT)均延长,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的PT和APTT均长于常规组,FIB及D-D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栓止痛胶囊联合脉管复康片治疗肢体ASO(血脉瘀阻证)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凝血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2025年05期 v.40 185-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司库奇尤单抗联合本维莫德乳膏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的效果及对免疫炎症指标的影响

    孙晓岩;孙雅纯;于莹;

    目的 分析司库奇尤单抗联合本维莫德乳膏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的效果及对免疫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于2022年5月—2024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皮肤科就诊的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37),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司库奇尤单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本维莫德乳膏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银屑病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皮肤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血脂[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和免疫炎症指标[CD3~+、CD4~+、CD4~+/CD8~+、补体C3、C4、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e granulocyte,NEU)、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8%(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PASI、DLQI评分、TC、TG、CRP、NEU、IL-17、CD3~+、CD4~+、CD4~+/CD8~+、C3、C4较治疗前均改善,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司库奇尤单抗联合本维莫德乳膏对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皮肤受损状况,降低血脂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并能调节免疫炎症指标水平。

    2025年05期 v.40 192-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1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当归饮子加减辅助依巴斯汀治疗血虚风热上扰型丘疹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

    安继辉;王静军;王秀宏;王巧莉;

    目的 分析当归饮子加减辅助依巴斯汀治疗血虚风热上扰型丘疹性荨麻疹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310例丘疹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155例。对照组单独使用依巴斯汀治疗;研究组使用依巴斯汀联合当归饮子加减方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对比2组的疗效、症状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血清变态反应指标[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E,IgE)、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不良反应及复发的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研究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瘙痒症状及丘疹数量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各中医主次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4、Ig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5-H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停药1个月后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当归饮子加减方辅助依巴斯汀治疗血虚风热上扰型丘疹性荨麻疹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瘙痒症状及变态反应,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较好。

    2025年05期 v.40 198-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8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当归四逆汤联合富马酸卢帕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

    王玉珍;齐蕊;张平安;

    目的 探讨当归四逆汤联合富马酸卢帕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联合组,西药组给予富马酸卢帕他定治疗,联合组给予当归四逆汤联合富马酸卢帕他定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IFN-γ、MCP-1、IL-4、eotaxin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联合组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荨麻疹活动性评分及血清IL-4、MCP-1、Eotaxin均低于西药组(P<0.05),荨麻疹控制量表评分及血清IFN-γ水平均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 采用当归四逆汤联合富马酸卢帕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提升临床疗效,改善血清IFN-γ、MCP-1、IL-4、eotaxin水平,且安全性好,临床值得推荐使用。

    2025年05期 v.40 204-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6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复方皂矾丸联合阿扎胞苷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及对外周血糖类抗原153、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鲁恒珍;赵文娜;徐前飞;查旋;

    目的 探讨复方皂矾丸联合阿扎胞苷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的疗效及对外周血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 153,CA153)、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5月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M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联合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阿扎胞苷治疗,联合组采用复方皂矾丸联合阿扎胞苷治疗,2组均治疗6个周期。比较2组的疗效情况、生存时间与生存率、药物不良反应。比较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CA153、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 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CD4~+、CD4~+/CD8~+、CD19~+、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双阴性T细胞(double-negative T cell,DNT)均高于对照组,CA153、CD8~+均低于对照组(P<0.05);Kaplan-Meier生存函数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组的生存率及累计生存期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皂矾丸联合阿扎胞苷治疗MDS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降低外周血CA153水平,改善淋巴细胞免疫平衡,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及生存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025年05期 v.40 210-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己酮可可碱联合当归龙荟片治疗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的疗效

    李波蓬;蔡洁;刘雪萍;董梦柯;丁锋;

    目的 探讨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 PTX)联合当归龙荟片治疗突发性耳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SSHL)伴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武汉市汉口医院收治的SSHL伴随耳鸣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PTX组(50例,己酮可可碱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和联合组(50例,己酮可可碱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当归龙荟片口服)。比较2组的听阈阈值、耳鸣程度、中医证候评分(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mptom Score, TCM-SS)、疗效、不良反应及血液流变学、炎症、氧化应激指标。结果 联合组的疗效高于PT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500 Hz、2 kHz听阈阈值及平均听阈阈值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PTX组,联合组的平均听阈变化值高于PT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耳鸣致残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 THI)评分和TCM-SS均降低,且联合组均低于PTX组;治疗后,2组的血浆黏度、D-二聚体(D-dimer, D-D)和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均降低,且联合组均低于PT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box 1, HMGB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均降低,且联合组均低于PTX组,2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PT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X联合当归龙荟片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听阈阈值和耳鸣程度,改善血液流变学、炎症和氧化应激情况,对SSHL伴耳鸣具有更显著的疗效。

    2025年05期 v.40 215-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5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安罗替尼联合化疗对接受标准治疗后复发或转移宫颈癌患者的疗效

    曹丽艳;邵莎莎;邱红楠;王光霞;金海红;龚姗;

    目的 探讨安罗替尼联合化疗对接受标准治疗后复发或转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治疗,且检查发现复发或转移,将其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5例,行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与观察组(5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安罗替尼),4个化疗周期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管生长情况、肿瘤标志物、生存质量、生存预后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78.18%,高于对照组的57.78%。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mission rate,ORR)为40.00%,高于对照组的17.78%(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 15-3,CA15-3)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改善率(76.36%)高于对照组(57.78%),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334.87 d(95%CI:319.56~350.17)、185.64 d(95%CI:171.95~198.45),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35.75 d(95%CI:404.13~467.37)、274.98 d(95%CI:237.30~312.6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49.335、9.370,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罗替尼联合化疗对复发或转移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更好,可抑制血管生长,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有效控制疾病进展,提升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2025年05期 v.40 22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特立帕肽序贯地舒单抗治疗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及骨折愈合的影响

    宦诚;孟祥宇;柯荣军;

    目的 探讨特立帕肽序贯地舒单抗治疗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9月收治的102例绝经后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1),2组均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对照组术后予以特立帕肽治疗,观察组术后予以特立帕肽序贯地舒单抗治疗。比较2组椎体功能[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骨密度、骨代谢指标[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骨钙素(bone gla-protein,BGP)、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B ligand,RANKL)]、骨折愈合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再骨折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的Cobb角均低于术前,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高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股骨颈及腰椎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OPG、BG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RANK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VEGF及HIF-1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特立帕肽序贯地舒单抗能改善绝经后OVCF患者的椎体功能,提高骨密度,调节骨代谢,促进骨折愈合。

    2025年05期 v.40 228-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7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通滞苏润红片联合针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效果

    阿依古丽·肉孜;买热亚木·阿布来提;艾合买提江·艾海提;

    目的 探讨通滞苏润红片联合针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与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9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针灸组给予针灸治疗,通滞苏润红片组给予通滞苏润红片治疗,针药联合组给予通滞苏润红片联合针灸治疗。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采用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chronic pain self-efficacy scale,CPSS)、6点行为评分法(the 6-point behavioral rating scale,BRS-6)评价3组患者的疼痛,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量表(Constant-Murley score,CMS)、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价肩关节功能,治疗前、后测量3组患者三角肌肌腹表面肌电信号的平均功率频率、平均肌电波幅、平均频率斜率,检测3组患者的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缓激肽(bradykinin,BK)、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水平。结果 治疗后,针药联合组、针灸组、通滞苏润红片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73.33%、70.00%,针药联合组的总有效率高于针灸组、通滞苏润红片组(P<0.05);针药联合组的CPSS评分高于针灸组、通滞苏润红片组(P<0.05),针药联合组的BRS-6评分低于针灸组、通滞苏润红片组(P<0.05);针药联合组的CMS、JOA评分均高于针灸组、通滞苏润红片组(P<0.05);针药联合组的平均功率频率、平均肌电波幅、平均频率斜率均高于针灸组、通滞苏润红片组(P<0.05);治疗后,针药联合组的HYP、TGF-β_1、TNF-α、PGE2、BK、5-HT水平均低于针灸组、通滞苏润红片组(P<0.05);针药联合组的β-EP水平高于针灸组、通滞苏润红片组(P<0.05)。结论 通滞苏润红片联合针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及降低疼痛介质水平,改善三角肌肌电信号指标、肩关节功能,缓解疼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2025年05期 v.40 235-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7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环泊酚注射液联合艾司氯氨酮对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李淑萍;胡淑娜;章平;

    目的 探讨环泊酚注射液联合艾司氯氨酮对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收治的98例胃镜无痛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信封随机法分为麻醉a组(n=32,麻醉诱导以0.25 mg·kg~(-1)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1 min后均静脉推注0.3 mg·kg~(-1)环泊酚)、麻醉b组(n=33,麻醉诱导以0.25 mg·kg~(-1)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1 min后均静脉推注1.0 mg·kg~(-1)丙泊酚)、麻醉c组(n=33,麻醉诱导用等量生理盐水,1 min后均静脉注射0.3 mg·kg~(-1)环泊酚)。比较3组患者的麻醉相关指标(胃镜检查时间、麻醉诱导时间、起效时间、术中麻醉药物追加次数)。比较3组患者麻醉诱导前、诱导后5 min、胃镜插入时、检查完毕时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3组患者给药前(t_1)、进镜至咽喉时(t_2)和完成检查时(t_3)的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比较3组患者的苏醒质量和满意情况。统计、比较3组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胃镜检查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时间、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麻醉a组<麻醉b组<麻醉c组(P<0.05);术中麻醉药物追加次数:麻醉a组<麻醉b组<麻醉c组(P<0.05);3组诱导后5 min、胃镜插入时、检查完毕时的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高于麻醉诱导前,且麻醉a组高于麻醉c组(P<0.05),但麻醉b组与麻醉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时3组患者的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_1时比较,3组患者的MAP、HR在t_2、t_3时均先降低后升高(P<0.05),t_2、t_3时的MAP、HR:麻醉a组>麻醉b组>麻醉c组(P<0.05);3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a组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麻醉b组、麻醉c组(P<0.05);麻醉b组与麻醉c组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泊酚注射液联合艾司氯氨酮对无痛胃镜检查患者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较小,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5年05期 v.40 242-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3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对血管内皮功能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

    李云婧;邹哲华;伊双艳;杨悦;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对血管内皮功能及心血管不良事件(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ACEs)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选取的107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4)。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达格列净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并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的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GHb);血脂指标包括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血管内皮指标包括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同时,统计2组患者治疗后ACEs的发生率,以及密切关注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性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HDL-C、NO水平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FPG、2 hPG、GHb、TG、TC、LDL-C、vWF、ET-1水平均更低(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的ACEs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血糖、血脂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ACEs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

    2025年05期 v.40 249-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司美格鲁肽联合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的影响

    孙红光;张欣;王贺;孙晔;

    目的 探讨司美格鲁肽联合胰岛素对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2年7月至2024年3月接受治疗的316例老年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给药方案,将患者分为D组(n=139,采用地特胰岛素注射治疗)和S组(n=177,采用司美格鲁肽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采用倾向性匹配评分法排除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混杂因素(卡钳值为0.02),最终成功匹配47对数据,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糖代谢、血糖波动、脂代谢、胰岛素功能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匹配前,2组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组的总有效率高于D组(P<0.05);S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的平均血糖波动幅度、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水平均低于D组,达标范围内时间高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的空腹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均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水平均高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司美格鲁肽联合胰岛素治疗老年T2DM患者能够有效降糖、降脂,改善胰岛素抵抗,且安全性良好。

    2025年05期 v.40 255-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药事管理

  • 心脏瓣膜术后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异常升高特点的帕累托分析

    张婉茹;程贤琨;林敏;黄燕;

    目的 分析心脏瓣膜术后患者住院期间服用华法林出现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异常升高的特点及变化规律,为华法林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8月—2023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心脏瓣膜术后服用华法林出现INR值异常升高的病例,应用帕累托法对INR值异常升高的发生时间、INR最高值、处理措施、恢复时间、合并疾病及合并药物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07例INR值异常升高病例,男性54例,女性53例。帕累托分析结果显示,INR值异常升高患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50~<70岁,年龄50~<70岁为主要因素;INR值异常升高时华法林剂量主要为2.500、3.125 mg;INR值集中分布在3.0~<4.0及4.0~<5.0,INR为3.0~<4.0为主要因素;INR值异常升高多发生于用药后1~9 d,最多发生于用药后3~5 d;INR值恢复时间为停药后0~6 d,其中1~2 d多可恢复;主要处理措施为停用华法林。INR值异常患者中肝脏指标多数正常;患者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90 mL·min~(-1)·1.73 m~(-2)及60~<90 mL·min~(-1)·1.73 m~(-2)患者比例较高;白蛋白水平主要集中在30~<40 g·L~(-1);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比例较高;合并增强华法林作用药物中比例较高的依次为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50例)、活血化瘀类药物(48例)、胺碘酮(45例)等,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活血化瘀类药物、胺碘酮为主要因素;且合并增强华法林作用药物品种数2~4种为主要因素。结论 在应用华法林的过程中,应结合INR值异常升高的特点,注意密切监测INR,并警惕药物相互作用、肾功能异常等因素的影响,及时发现升高趋势,提前预警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2025年05期 v.40 262-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基于属性层次的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的信迪利单抗注射液的药物评价标准的建立与应用

    戎成婷;张红;罗晶晶;王菲菲;张军娣;李樱宁;吴新安;

    目的 建立基于属性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联合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TOPSIS)的信迪利单抗注射液的药物使用评价(drug utilization evaluation,DUE)标准,综合评价分析其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以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药品说明书为依据,参考临床使用指南共识、指导原则、诊疗规范及相关文献,由处方点评专家组制订信迪利单抗注射液的DUE标准,包括适应证、基线评估、给药途径、用法用量等14个评价指标。采用AHP-TOPSIS法对该院2020年2月—2023年10月使用信迪利单抗注射液的394例归档病历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信迪利单抗注射液临床使用不合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治疗监测、用法用量、适应证、不良反应监测及处理等方面。其中相对贴进度(closeness coefficient,C_i)为1的有60例(15.23%),0.9≤C_i<1.0的有0例,0.8≤C_i<0.9的有21例(5.33%),0.7≤C_i<0.8的有135例(34.26%),0.6≤C_i<0.7的有152例(38.58%),C_i<0.6的有26例(6.6%)。结论 通过AHP-TOPSIS法对信迪利单抗注射液的药物利用评价具有可行性,可计算出每份病历的C_i值,C_i值越高表示用药合理性越好,获得的评价结果可以更直观地反映临床总体用药的合理程度,信迪利单抗注射液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在治疗监测、用法用量、适应证、不良反应监测及处理等方面仍存在问题,需加强管理,促进临床合理使用。

    2025年05期 v.40 269-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综述

  • 肾气丸在妇科内分泌系统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郑娟;韩莹;王丹凝;吴丹;丛慧芳;

    目的 总结肾气丸在妇科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方法 检索CNKI、PubMed等数据库,梳理、总结、归纳肾气丸的药理成分、作用机制及其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结果 肾气丸的主要成分包括干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桂枝、附子等,具有温肾助阳、益精填髓的功效。在妇科领域,肾气丸主要用于治疗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盆腔炎等疾病,表现出显著的疗效。研究表明,肾气丸通过调节内分泌系统、增强免疫功能、抗炎和抗氧化等机制,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结论 肾气丸治疗妇科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可为现代医学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和启示,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研究其具体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标准化。

    2025年05期 v.40 277-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6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基于小胶质细胞活化探讨天然产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冯小丽;张静;刘彤慧;王雨薇;王爽;唐宏尧;倪雪妍;仲丽丽;

    目的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率随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逐年上升,已成为重大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现有西药治疗AD存在疗效局限及潜在不良反应等问题,而天然产物在治疗AD中表现出独特优势。该研究旨在系统梳理天然产物通过调控小胶质细胞活化治疗AD的作用机制,为AD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基于小胶质细胞活化在AD病理进程(如β淀粉样蛋白沉积、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中的关键作用,检索中国知网(CNKI)、PubMed等数据库,整合国内外关于天然产物通过调控小胶质细胞活化改善AD的作用机制。结果 研究发现,多种天然产物可通过抑制细胞异常增殖、调节细胞周期,及干预磷酸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 PI3K)、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MPs)、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 NF-κB)等信号通路,有效调控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减轻神经元损伤,进而改善AD患者的认知功能和学习记忆能力。结论 天然产物通过调控小胶质细胞活化治疗AD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优势,但其临床转化仍面临物质基础不明确、多成分-多靶点协同机制解析不足及标准化评价体系缺失等挑战,未来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推动其应用。

    2025年05期 v.40 283-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3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