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娜;王坦;徐皓;杨洁;符纯美;牛恒磊;徐顶巧;
目的 基于基因组调研分析,研究药用植物胶州延胡索的基因组遗传信息。方法 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借助K-mer分析工具揭示胶州延胡索的基因组大小、杂合率和鸟嘌呤-胞嘧啶(guanine-cytosine,GC)含量等分子遗传学特征,利用微卫星序列识别工具(microsatellite identification tool,MISA)分析其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特征。结果 结果表明胶州延胡索为三倍体,基因组的大小约为573.97 Mb,基因组的GC含量为39.18%;根据样品K-mer曲线偏离泊松分布,推测该样品的高杂合基因组杂合度为1.71%,重复序列比例为65.53%。提取reads中前50 000条序列与核苷酸序列(nucleotide,NT)数据库进行基本局部比对搜索工具(basic local alignment search tool,BLAST)比对,结果显示,五台山延胡索Corydalis hsiaowutaishanensis T.P. Wang是比对上最多的物种,占比38.97%,表明胶州延胡索与同科同属植物五台山延胡索的来缘关系较近。此外对基因组序列进行SSR特征分析,共鉴定出864 360个SSR,其中单核苷酸、二核苷酸、三核苷酸重复基序的占比依次为77.0%、11.6%、9.7%。结论 胶州延胡索的复杂基因组高杂合、高重复,该研究为构建延胡索精细测序基因组文库提供依据,同时为其基因资源的保护、利用以及SSR分子标记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2025年04期 v.40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7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曹朴琼;余积奎;李东亮;杨深应;王健芬;马光宇;
目的 建立龙胆泻肝片中黄芩的薄层色谱(thin-layer chromatography,TLC)鉴别方法、一测多评法(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 marker,QAMS)和显微鉴别方法,评价龙胆泻肝片中黄芩的质量。方法 采用QAMS测定龙胆泻肝片中黄芩的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4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采用TLC鉴别龙胆泻肝片中黄芩、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显微鉴别法对龙胆泻肝片粉末进行鉴别。结果 以黄芩苷为内参物,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792、0.598、0.518,22批次龙胆泻肝片样品QAMS与外标法的含量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建立的龙胆泻肝片中黄芩、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的TLC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龙胆泻肝片粉末中可观测到黄芩的显微特征韧皮纤维。结论 建立的TLC鉴别方法、QAMS和显微鉴别方法可为龙胆泻肝片中黄芩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参考。
2025年04期 v.40 2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5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徐硕;徐文峰;邝咏梅;郭思瑞;金鹏飞;
目的 建立乙酰唑胺片中乙酰唑胺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iode array detector, HPLC-DAD),配置Alltima C_(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乙腈-0.05 mol·L~(-1)无水乙酸钠溶液(冰醋酸调至pH 4.0)(8∶92)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65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 乙酰唑胺质量浓度在124.2~372.6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 9;该方法的专属性强,乙酰唑胺和药品中其他成分以及强制降解产物之间均有良好的分离度;精密度和稳定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分别为0.15%、1.07%;乙酰唑胺片中乙酰唑胺的平均回收率(n=9)为98.91%,RSD为0.71%。结论 该方法准确、简单、快速,可用于乙酰唑胺片中乙酰唑胺含量的测定。
2025年04期 v.40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郭丽;于晓涛;董敬远;王博;谭雨晴;陈恒文;王瑞;
目的 明确权重指标,优化芪参脑通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 选取吸湿率、成型率、休止角、含水量和豪斯纳比为权重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基于指标客观性的权重赋权法(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CRITIC)、CRITIC-AHP混合加权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并构建综合评分体系;结合正交实验优选芪参脑通颗粒成型工艺,并采用物理指纹图谱验证工艺的稳定性。结果 AHP-CRITIC混合加权法的稳定性高,经优选确定芪参脑通颗粒的最佳成型工艺条件:辅料为糊精,药辅质量比为1∶0.5,润湿剂为体积分数80%的乙醇,其用量为35%,过14目筛制粒,于60℃条件下干燥2 h,临界相对湿度为70%。3批次验证实验结果显示,综合评分平均值达98.78,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0.24%。10批次样品物理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0.993。结论 确定的成型工艺稳定可控,可为芪参脑通颗粒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025年04期 v.40 3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9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齐雪静;张引兰;曹辉;赵宇;李坤;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3(Toll-like receptor 3,TLR3)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耐紫杉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浓度递增诱导法建立耐紫杉醇MDA-MB-231乳腺癌细胞株,通过3-(4,5-二甲基噻唑-2-基)-5-(3-羧甲氧基苯基)-2-(4-磺酸苯基)-2H-四唑[3-(4,5-dimethylthiazol-2-yl)-5-(3-carboxymethoxyphenyl)-2-(4-sulfophenyl)-2H-tetrazolium,MTS]试剂盒、细胞流式术和台盼蓝染色检测过表达TLR3对耐药细胞增殖和凋亡率的影响;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过表达TLR3对耐药细胞摄取紫杉醇能力的影响;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和蛋白免疫印记(Western Blotting)检测过表达TLR3对耐药细胞中下游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成功构建的耐紫杉醇MDA-MB-231乳腺癌细胞株中TLR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过表达TLR3可显著恢复紫杉醇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增强由紫杉醇诱导的细胞凋亡。机制研究发现,耐药细胞中抗凋亡基因p21的表达显著升高,而过表达TLR3可显著抑制p21的表达。结论 乳腺癌细胞对紫杉醇的耐药性与TLR3表达下调有关,上调TLR3可通过抑制抗凋亡基因p21的表达,恢复紫杉醇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存活的抑制作用,为逆转乳腺癌紫杉醇耐药提供潜在靶点和理论依据。
2025年04期 v.40 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4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丛诗语;刘洁;杨浩澜;蔡胜楠;王腾腾;李月婷;肖红斌;
目的 研究山楂荷叶饮对高脂血症大鼠的作用并探讨其降脂的潜在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方法 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从血脂水平、体质量、肝脏系数、脂肪质量以及肝脏病理形态变化等方面评价山楂荷叶饮的降脂效果;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HPLC-QTOF-MS)对山楂荷叶饮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筛选山楂荷叶饮中活性成分与高脂血症的交集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进行构建与分析,利用Auto Dock Tools软件对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山楂荷叶饮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和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降低体质量及肝脏指数、附睾脂肪和肾周脂肪质量,改善肝脏组织病理形态、红色脂滴沉积情况。从山楂荷叶饮中共检测鉴定出88个化合物,其中生物碱类27个、黄酮类33个、有机酸类19个、其他类9个。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山楂荷叶饮中金丝桃苷、荷叶碱、槲皮素、乌药碱等10个关键成分可能通过调控10个核心靶点发挥对高脂血症的调节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蛋白结合活性良好。结论 山楂荷叶饮可通过改善血脂水平、减少肝脏脂肪堆积等发挥对高脂血症的治疗作用,为山楂荷叶饮降血脂成分和机制的研究及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2025年04期 v.40 5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3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杨青;李波;黄壮壮;樊塞兵;许刚;彭修娟;宋伏洋;赵扬;王苗;李叶;朱勇乐;刘峰;
目的 探讨前列舒通胶囊含药血清对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 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含药血清样品,大鼠灌胃给予前列舒通胶囊,连续给药7 d,腹主动脉采血后分离空白血清和不同时间点含药血清。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质量分数2.5%、5%、10%含药血清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RWPE-1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采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RWPE-1细胞中PI3K、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phosphpinositide 3-kinase,p-PI3K)、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protein kinase B,p-Akt)、NF-κB、磷酸化核因子-κB(phospho-nuclear factorκB,p-NF-κ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前列舒通胶囊含药血清能够显著抑制RWPE-1细胞增殖,显著降低IL-6、IL-1β、TNF-α的释放,上调RWPE-1细胞中PI3K、Akt、NF-κB蛋白表达水平,同时下调PI3K、Akt、NF-κB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论 前列舒通胶囊含药血清通过抑制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的磷酸化蛋白表达、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发挥对前列腺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为其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提供分子机制依据。
2025年04期 v.40 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赵丽英;嵇超峰;郑蓓;
目的 探讨榄香烯对缺氧缺糖诱导的BV2细胞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 将BV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榄香烯低、中、高剂量组。对照组正常培养。模型组糖氧剥夺(oxygn deprivation,OGD)2 h,再灌注24 h。榄香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10、20、40μg·mL~(-1)榄香烯孵育并OGD/再灌注持续孵育。用溴化噻唑蓝(methylthiazolyl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细胞的活性,以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法检测BV2细胞的损伤情况,以免疫荧光法观察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表达的变化,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BV2细胞活性、LDH释放情况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榄香烯低、中、高剂量组细胞活性均显著增加,LDH释放显著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BV2细胞NLRP3炎症小体,IL-1β和TNF-α的表达水平均增加(P<0.05),经过榄香烯低、中、高剂量干预能明显抑制上述各指标的水平表达(P<0.05)。结论 榄香烯能改善OGD诱导的BV2细胞损伤,部分是通过抑制NLRP3/IL-1β/TNF-α炎症通路发挥作用的。
2025年04期 v.40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靳英;欧阳取平;李传辉;
目的 探究机械取栓联合替罗非班序贯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使用机械取栓联合替罗非班序贯疗法,n=43)和对照组(机械取栓治疗,n=37)。比较2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血小板压积(plateletcrit,PCT)、血小板平均容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及临床安全性(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PT、APTT、TT、PLT、PCT水平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的MPV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取栓联合替罗非班序贯疗法可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改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活化状态,且未增加临床安全性风险。
2025年04期 v.40 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5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温慧灵;黄晓勇;崔春霞;
目的 探究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 stroke,LAA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110例LA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脂代谢指标[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oluble growth stimulation expressed gene 2,sST2)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mBI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的mRS评分,TG、TC、LDL-C、hs-CRP、IL-6、sST2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LAAS的疗效显著优于单药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及炎症状态,调节脂代谢水平。
2025年04期 v.40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0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蔡军;王燕;王荣军;
目的 探究甲钴胺联合大秦艽汤治疗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4月收治的85例面神经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n=43)和中西药结合组(n=42)。西药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甲钴胺治疗,中西药结合组在西药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大秦艽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面神经功能情况[面部残疾指数(facial disability index,FDI)]、患侧面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 of the affected facial nerve,CMAP)波幅及R1潜伏期、血清学指标[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A1)、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及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中西药结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西药组的76.74%(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口角歪斜、面部松弛、耳后疼痛、舌木无味评分均显著下降,且中西药结合组均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2组的躯体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且中西药结合组高于西药组(P<0.05);社会生活功能评分均显著降低,且中西药结合组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2组的CMAP波幅均显著升高,且中西药结合组高于西药组(P<0.05);R1潜伏期均显著降低,且中西药结合组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2组的ApoA1、HDL水平均显著升高,且中西药结合组均高于西药组(P<0.05);Lp(a)显著降低,且中西药结合组低于西药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钴胺联合大秦艽汤治疗面神经炎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FDI指数,调节血清ApoA1、Lp(a)、HDL的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5年04期 v.40 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8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修天元;吕晓翠;张津宁;陈玲;时秀文;王紫监;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服用达格列净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92例接受PCI手术的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46例。A组在PCI术后72 h内服用达格列净,B组在术后72 h之后服用达格列净。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监测服药前和服药1周后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heart rate,HR)、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冠状动脉微循环状态、生活质量[以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hinese questionnaire of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CQQC)评分评估],以及生物标志物[血清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growth stimulation expressed gene 2 protein,ST2)、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的水平;统计随访期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65%)显著高于B组(80.43%),P<0.05。治疗1周后,2组患者的SV、LVEF、CQQC评分均显著升高,且A组的SV、LVEF、CQQC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P<0.05);2组患者的LVEDD、LVESD、HR、冠脉微循环评分以及血清ST2、CysC和NT-proBN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且A组患者的LVEDD、LVESD、HR、冠状动脉微循环评分以及血清ST2、CysC和NT-proBNP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P<0.05)。2组患者随访期MACE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PCI术后72 h内服用达格列净,在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改善微循环方面具有更优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时机选择提供参考。
2025年04期 v.40 99-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梁天娇;冉茂莲;王文华;蒋芸璐;王腾;
目的 探讨环磷腺苷葡胺(meglumine cyelic adenosine, MCA)注射液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56)与MCA组(n=56)。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MCA组在常规治疗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MCA。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innesota quality of life in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评分]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MCA组的总有效率为96.64%(53/56),高于常规治疗组的82.14%(46/56)(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的心排血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水平均升高,且MCA组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uretic peptide,NT-proBNP)、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和MLHFQ评分均明显降低,且MCA组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A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可明显改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氧化应激指标,预后良好,且安全性高。
2025年04期 v.40 106-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6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刘春颖;李旭东;
目的 探究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尼可地尔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心肌微循环功能及血清内皮细胞微粒(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EMPs)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184例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分别于PCI术前及术后24 h,采用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评估冠状动脉血流状态,记录校正的TIMI帧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通过测定心肌微循环阻力指数(index of microcirculatory resistance,IMR)及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储备(coronary flow velocity reserve,CFVR),分析患者心肌微循环功能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血清EMPs水平;采用心电图疗效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一般资料和治疗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TIMIⅢ级患者比例及CFVR显著提高,CTFC及IMR显著降低(P<0.05);治疗1 d后,2组的EMPs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2组的EMPs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尼可地尔可有效改善PCI术后患者的心肌微循环功能,降低血清EMPs水平,且安全性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5年04期 v.40 112-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李晓飞;张东峰;张慧娟;尹杰荣;王霞;柳建荟;
目的 探讨安罗替尼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albumin-bound paclitaxel,AB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收治的接受二线及以上治疗后病情进展的晚期NSCLC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ABP治疗,观察组给予安罗替尼联合ABP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治疗前后免疫功能(CD3~+、CD4~+、CD4~+/CD8~+)、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CYFRA21-1)、糖链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水平]、PFS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组患者的ORR、DCR分别为53.33%、8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6.67%、53.33%),P<0.05;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EA、CYFRA21-1、CA125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PF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罗替尼联合ABP能提高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延长PFS,且安全性高。
2025年04期 v.40 118-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刘涛;常伟龙;魏重庆;张谢夫;
目的 探讨信迪利单抗联合奥沙利铂及替吉奥(tegafur gimeracil oteracil potassium,SOX)应用于可切除胃癌围手术期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1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108例纳入研究,根据围手术期化疗方案不同,仅使用SOX方案的50例为SOX组,使用信迪利单抗联合SOX的58例为联合组。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主要病理缓解(major pathological response,MPR)和完全病理缓解率(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和肿瘤退缩分级;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组织标志物(细胞CD4~+和CD8~+细胞)表达率、血清生物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Ⅰ,PGⅠ)/PGⅡ]水平的变化,评估化疗药物的安全性和手术安全性。结果 联合组的DCR、ORR和pCR均高于SOX组(P<0.05),MPR与SOX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联合组的肿瘤退缩分级为0级、1级和2级患者的占比与SOX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级与SOX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组织标志物CD4~+和CD8~+细胞阳性表达率均上升,SOX组的组织标志物阳性表达率均降低,2组的CEA水平均降低,PGⅠ/PGⅡ值均上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和手术安全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信迪利单抗联合SOX可明显提升可切除胃癌围手术期患者的ORR和pCR,促进肿瘤退缩,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免疫力,化疗药物安全性和手术安全性均较好。
2025年04期 v.40 124-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施盈盈;季雨伟;陈坤燕;杜娟;
目的 探究伊立替康联合XELOX方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对老年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术后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2月—2024年1月进行治疗的98例老年CRC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术后予以伊立替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XELOX方案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再生基因蛋白Ⅳ(regenerative gene proteinⅣ,REGⅣ)、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肠道屏障功能指标[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D-乳酸、内毒素]、生存质量[卡式功能状态评分表(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健康状态简表(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tatus survey,SF-36)];比较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REGⅣ、CEA、CA19-9、DAO、D-乳酸、内毒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KPS、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迟发性腹泻、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CRC手术患者行伊立替康联合XELOX方案治疗能改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肠道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疗效显著,但易引起药物特定不良反应。
2025年04期 v.40 131-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崔红霞;韩爱娜;侯小霞;崔英;
目的 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瑞巴派特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对溃疡愈合、胃泌素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HP阳性PU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瑞巴派特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HP根除率,溃疡愈合情况,治疗前后的消化相关因子[胃泌素(gastrin,GAS)、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epsinogenⅡ,PGⅡ)]、肠道菌群、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HP根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2组的溃疡黏膜形态结构、中性黏液、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评分,血清GAS、PGⅠ、PGⅡ、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2周后的葡萄球菌、肠球菌数量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乳酸杆菌、拟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瑞巴派特治疗HP阳性PU能提高疗效,促进溃疡愈合,还能调节胃泌素水平和肠道菌群,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2025年04期 v.40 138-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5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郝晓英;张倩;
目的 探究枳实通降颗粒治疗急性肠梗阻的疗效及对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晋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肠梗阻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枳实通降颗粒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血清学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40/42)和76.19%(32/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和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均下降,Treg均上升,且观察组的IL-6、TNF-α、CRP、Th17和Th17/Treg的下降幅度和Treg的上升幅度均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4/42),对照组为26.19%(11/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枳实通降颗粒能够有效提高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维持免疫平衡。
2025年04期 v.40 145-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汤文雯;童宁;池云;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蒙脱石散对细菌性痢疾患者症状、炎症反应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4月收诊的112例细菌性痢疾成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使用左氧氟沙星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蒙脱石散。分别检测2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比较2组患者的各种症状消失时间、治疗1周后的病原菌转阴率、治疗前后的CRP、PCT和WBC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18.34±3.82) h、(15.79±2.84) h、(2.36±0.94) d、(1.41±0.46) d]比较,试验组的呕吐消失时间[(15.56±2.77) h]、发热消失时间[(11.34±2.29) h]、腹痛消失时间[(1.82±0.73) d]和排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1.25±0.31) d]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09、9.128、3.395、2.158,P<0.05)。对照组患者的病原菌转阴率(45/56,80.36%)明显低于试验组(53/56,94.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606,P<0.05)。治疗前,2组的CRP、PCT、WB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CRP、PCT、WB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48/56,85.71%)低于试验组(54/56,96.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蒙脱石散能够有效缩短细菌性痢疾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降低PCT等炎症指标水平,临床疗效较好。
2025年04期 v.40 151-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杨仕来;张可;汪丽;李娟;
目的 探讨康妇炎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与奥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外周血CD4~+和CD4~+/CD8~+的影响。方法 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2024年1月选取的CPID患者7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与奥硝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康妇炎胶囊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whole blood high-shear viscosity,WBV-H)、全血低切黏度(whole blood low-shear viscosity,WBV-L)、血浆黏度(plasma viscosity,PV)、红细胞聚集指数(red blood cell aggregation index,RAI)]、免疫指标(外周血CD4~+、CD8~+、CD4~+/CD8~+)、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中医主要证候积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CD4~+、CD4~+/CD8~+水平均更高(P<0.05),中医主要证候积分及IL-6、CRP、TNF-α、WBV-H、WBV-L、PV、RAI、CD8~+水平均更低(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CPID患者康妇炎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与奥硝唑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病情,调节血液流变学、炎症反应及免疫状态,且安全性良好。
2025年04期 v.40 15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4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鲁小庆;赵东艳;郭亚平;郭补林;边静;景煊峰;赵崇霞;
目的 探讨滋阴益气汤联合吗替麦考酚酯对气阴两虚型IgA肾病患儿中医证候积分及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80例IgA肾病患儿随机分为西医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西医组给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联合组在西医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滋阴益气汤,比较2组的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较西医组的75.00%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Lee分级改善率优于西医组(P<0.05),患儿的中医症候总积分、血肌酐、血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及尿沉淀红细胞数量均低于西医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CD8~+水平均低于西医组(P<0.05),CD4~+、CD4~+/CD8~+水平均高于西医组(P<0.05)。治疗期间,联合组的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0%,与西医组的1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气阴两虚型IgA肾病患儿,在应用吗替麦考酚酯的基础上,采用滋阴益气汤进行联合治疗能够提高疗效,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肾功能及T淋巴细胞水平。
2025年04期 v.40 163-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冯艳芳;王亚娟;王美玲;王帅;王培文;郭庆智;
目的 探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高容量血液滤过(high-volume hemofiltration,HVHF)对脓毒症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前白蛋白(prealbumin,PA)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1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102例脓毒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联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分为对照组(50例,给予HVHF治疗)与观察组(52例,给予HVHF联合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IL-6、LDH、PA水平,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血管内皮功能[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健康状况[儿童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估(pediatric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pSOFA)]。观察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的IL-6、LDH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PA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PLT、FIB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PT、APTT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ET-1、vWF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NO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pSOFA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HVHF治疗脓毒症不仅能显著调节血清IL-6、LDH、PA水平,还可改善患儿的凝血功能以及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其器官受损程度。
2025年04期 v.40 170-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张利霞;刘晓敏;罗寰;赵学刚;梁波;
目的 探究甲氨蝶呤联合维生素D治疗银屑病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免疫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98例银屑病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其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维生素D治疗。比较2组连续治疗12周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92%vs. 81.63%),P<0.05;观察组治疗12周后的关节压痛数量、关节肿胀数量、银屑病皮损情况评分(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晨僵时间、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均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8、12周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慢性病管理自我能效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2周后的关节炎生活质量测量量表2-简表(arthritis impact measurement scales 2-short form,AIMS2-SF)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维生素D可减轻银屑病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免疫因子水平,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我能效感,且安全性较高。
2025年04期 v.40 176-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4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胡春平;何继红;余艳芳;师金娟;冯珍凤;严军;
目的 探究自拟益气清解方联合左旋甲状腺素钠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甲状腺峡部厚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气虚毒滞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5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单药治疗组给予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治疗组在单药治疗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清解方治疗。观察、分析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中医证候(颈部结块疼痛、红肿灼热、胸胁胀闷)积分、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_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_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自身甲状腺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ies,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ies,TGAb)]、甲状腺超声指标(甲状腺体积、甲状腺峡部厚度),以及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73%)显著高于单药治疗组(72.73%),P<0.05。治疗前,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FT_3、FT_4、TSH、自身甲状腺抗体水平、甲状腺体积、甲状腺峡部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TSH水平、自身甲状腺抗体以及甲状腺体积、甲状腺峡部厚度均显著降低,且联合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单药治疗组(P<0.05),FT_3、FT_4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联合治疗组显著高于单药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显著低于单药治疗组(18.18%),P<0.05。结论 自拟中药方剂益气清解方联合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促进甲状腺功能恢复,改善临床症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良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5年04期 v.40 183-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庞士禄;唐恒;王盛付;
目的 探讨恩格列净与达格列净联合德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伴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3年7月至2023年12月铜陵市立医院收治的130例T2DM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恩格列净组(n=65,恩格列净联合德谷胰岛素治疗)和达格列净组(n=65,达格列净联合德谷胰岛素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血糖变异性指标、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血清微囊蛋白-1(caveolin-1,Cav-1)、胎球蛋白B(fetuin B)、内皮素(endothelin,ET)、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水平,胰岛β细胞状态及不良反应。结果 恩格列净组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达格列净组的7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空腹血糖标准差(fasting plasma glucose-standard deviation,FPG-SD)、空腹血糖变异系数(fasting plasma glucose-coefficient of variation,FPG-CV)均降低,且恩格列净组均低于达格列净组,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所占百分比(percentage of time in range within the glycemic target range,TIR%)均升高,且恩格列净组高于达格列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24 h收缩压变异性(systolic blood pressur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SBPCV)、收缩压标准差(systolic standard deviation,SSD)、舒张压变异性(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cefficient of variation,DBPCV)、平均脉压差(mean pulse pressure,MPP)均降低,且恩格列净组均低于达格列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av-1水平均升高,且恩格列净组高于达格列净组,fetuin B、Gal-3、ET水平均降低,且恩格列净组均低于达格列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 mentinsulinresistance,HOMA-IR)均降低,且恩格列净组均低于达格列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格列净联合德谷胰岛素治疗T2DM伴高血压的疗效更佳,能调节患者的血糖和血压平衡,改善患者病情,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2025年04期 v.40 18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0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李芳菲;刘佳;梁晓龙;牛家慧;
目的 分析肿痛安胶囊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伴牙周炎(periodontitis,P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T2DM伴PD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肿痛安胶囊组(30例)和常规组(30例)。常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肿痛安胶囊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肿痛安胶囊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牙周学指标及血清IL-10、IL-17水平。结果 治疗后肿痛安胶囊组T2DM伴PD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常规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3.33%,肿痛安胶囊组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2组T2DM伴PD患者牙龈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牙周菌斑指数(periodontal plaque index,PL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均下降(P<0.05),且肿痛安胶囊组下降得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T2DM伴PD患者血清中的IL-10水平均升高(P<0.05),且肿痛安胶囊组升高得更明显(P<0.05);IL-17水平均下降(P<0.05),且肿痛安胶囊组下降得更明显(P<0.05);治疗期间,2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痛安胶囊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T2DM伴PD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改善牙周指标并降低血清中IL-10、IL-17的水平。
2025年04期 v.40 196-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2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解晓芳;李艳孔;张光;刘泽生;辛元元;李鑫;
目的 探讨中药止痛膏联合微波热疗对中重度癌痛患者疼痛介质及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 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NLRP3)炎性小体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78例中重度癌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微波热疗,n=39)和研究组(中药止痛膏联合微波热疗,n=39),疗程为1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疼痛介质[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P物质(substance P,SP)]、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NLRP3炎性小体]、生活质量[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core scale,QLQ-C30)]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的NR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介质β-EP水平高于同组治疗前,且研究组的β-EP水平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后的PGE2、SP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的PGE2、S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炎性指标IL-1β、TNF-α、NLRP3炎性小体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的炎性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69%)与对照组(10.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止痛膏联合微波热疗治疗中重度癌痛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调节疼痛介质水平、抑制炎性反应,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2025年04期 v.40 202-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5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温佐强;谢燕;曹晶;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静脉泵注辅助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安徽省芜湖市中医院2020年5月至2024年1月行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80例上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观察组静脉泵注瑞马唑仑,记录2组麻醉前(t_0)、麻醉后10 min(t_1)、手术开始5 min(t_2)、手术开始30 min(t_3)、手术完成后(t_4)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警觉/镇静(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OAA/S)评分,术前及术后2 h的应激反应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变化,记录术后24 h患者对麻醉满意度的数字等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ystem,NRS)评分、阻滞起效时间及镇静起效时间,并统计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t_1、t_2、t_3、t_4时刻,观察组的OA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各时间点的血氧饱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SpO_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0时刻,2组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_0时刻比较,2组t_1、t_2、t_3、t_4时刻的MAP、HR均下降(P<0.05);观察组t_1、t_2、t_3、t_4时刻的MAP、HR相较于对照组均更高(P<0.05)。观察组的NRS评分[(8.69±0.74)分]高于对照组[(7.32±0.65)分](t=8.797,P<0.05)。观察组的阻滞起效时间及镇静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1,P>0.05)。结论 瑞马唑仑静脉泵注用于上肢手术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中,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应激反应,具有较好的镇静效果及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可提高患者的麻醉满意度,且安全性良好。
2025年04期 v.40 209-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2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马学东;张洁;马亭亭;
目的 探讨在老年无痛胃镜检查麻醉中,右美托咪定滴鼻预处理联合瑞马唑仑复合依托咪酯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承德市中医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2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滴鼻组(149例)和常规组(149例)。常规组给予瑞马唑仑复合依托咪酯,滴鼻组在常规组麻醉的基础上增加右美托咪定滴鼻预处理。比较2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镇静效果、疼痛评价、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医生满意度。结果 滴鼻组患者检查期间的心率、平均动脉压的波动幅度小于常规组(P<0.05)。2组麻醉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滴鼻组的苏醒时间、检查时间较常规组均缩短(P<0.05)。2组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马唑仑用量滴鼻组低于常规组(P<0.05)。滴鼻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较常规组更低、舒适评分量表(bruggrmann comfort scale,BCS)评分较常规组更高(P<0.05)。滴鼻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滴鼻组胃镜实施医生、麻醉医生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瑞马唑仑复合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无痛胃镜检查麻醉前,应用右美托咪定滴鼻预处理有助于减轻老年患者胃镜检查过程中的不适感,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5年04期 v.40 215-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2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梁增辉;付立平;马艳彪;杨娟;孙肖杰;冀景刚;
目的 探究利伐沙班联合贝前列素钠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患者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及下肢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 将80例于2018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沧州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ASO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贝前列素钠治疗)和观察组(40例,贝前列素钠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比较2组的下肢运动功能、下肢动脉血流、凝血指标、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的ABI均提升,卢瑟福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分级量表(rutherford 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 scale,RTOS)均下降,且观察组的ABI提升幅度和RTOS下降幅度均更显著(P<0.05);2组治疗后足背、胫后、股浅动脉血流量均升高,收缩期峰值血流素均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升高和降低幅度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均升高,D-二聚体(D-dimer,D-D)均降低,且观察组的PT、APTT高于对照组,D-D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82.50%,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10.00%,对照组1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伐沙班联合贝前列素钠能够有效提升ASO患者的ABI指数,改善下肢动脉血流。
2025年04期 v.40 221-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1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徐功蒲;李暾;李琼丽;徐伟;
目的 比较磺达肝癸钠、那屈肝素钙对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参数、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收治的120例拟行骨科大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那屈肝素钙治疗,观察组采取磺达肝癸钠治疗,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静脉血栓发生率、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下肢静脉血流速度、TEG参数、预后[简明健康状况量表(medical outcomes study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结果 观察组的血栓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 vs. 10.00%,P<0.05);2组治疗2周后的股静脉、腘静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的MA值、α角分别为(54.42±4.31) mm、(57.62°±5.53°),低于对照组的(59.59±4.66) mm、(60.81°±6.17°),R值、K值分别为(4.82±1.11) min、(2.40±0.61) min,高于对照组的(4.11±0.89) min、(2.08±0.57) min(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3%vs. 3.33%,P>0.05);治疗后3个月2组的SF-36、BI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大手术后使用磺达肝癸钠治疗更有助于预防静脉血栓发生,可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其与那屈肝素钙相比具有一定优势,但两者在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及安全性方面的作用相似。
2025年04期 v.40 227-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李海清;赵玲;刘耀华;尹帅;卢广威;张韶辉;吴世栋;樊泰萱;
目的 分析银苓消肿丸对痛风性膝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信号传导蛋白Smad(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Smad)通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4年3月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100例膝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48),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银苓消肿丸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2组治疗前后的西安大略和麦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WOMAC评分)、生活质量(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of Life-brief Scale,WHOQOL-BREF评分)、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TGF-β_1/Smads通路相关蛋白(TGF-β_1、Smad2、Smad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的WHOQOL-BREF评分,TGF-β_1、Smad2、Smad3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的WOMAC评分,IL-8、IL-1β、MMP9、NF-κ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苓消肿丸对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调节TGF-β_1/Smads通路。
2025年04期 v.40 233-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6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冯学明;赵秋梅;江文文;王红;
目的 探讨芦根饮联合穴位敷贴对恶性肿瘤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防治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采用芦根饮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比较2组的完全缓解率、恶性呕吐生活功能指数量表(functional living index–emesis,FLIE)评分、血清生化指标、健康状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不同时期的完全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LIE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联合组胃动素、胃泌素水平、Karnofsky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乏力、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采用芦根饮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可有效减轻胃肠道反应,降低恶心、呕吐等的发生率,效果理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2025年04期 v.40 239-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5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